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教育学院将逝,明天,我只能从新容颜里寻找思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里,给大家展示一张图片,这是笔者在一家民办学校公众号上看到的新学校的效果图。 这个图片上的建筑物,不是新建,而是20年、30年房龄以上建筑物的改造新装。相信许多曾在这

这里,给大家展示一张图片,这是笔者在一家民办学校公众号上看到的新学校的效果图。

这个图片上的建筑物,不是新建,而是20年、30年房龄以上建筑物的改造新装。相信许多曾在这里工作或学习2年、4年、10年、20年的人,也不一定能从中认出,这里曾经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地方。

郑州市纬五路21号,河南教育学院旧址,一所民办学校的新家。

对于曾的教育学院,我与之相识已近三十年了。

1990年代的一个4月,我参加成人高考,报考河南教育学院历史系。到了8月,没有收到通知书,却收到一封河南教育学院地理系的调剂专业信,大意是我已被河南教育学院录取,地理系从师资到教学内容,都非常的好,询问我愿意不愿意改成地理系。还随信附了一张连云港海滩学生实习的照片。

当时,我在一所乡村学校教书,迫切的希望出来读书。成人高考报名,还是托人给中心校领导送了一份薄礼才放行的。如果考不上,我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出来读书了。

收到了专业调剂信,却没有录取通知书,这让我忐忑不安起来。收信后十多天,我决定到学校来问一问。

我从老家坐公共汽车来到郑州火车站,又坐101路电车,花了3毛钱坐到花园路口站,顺着纬五路向西,找到教育学院。

那时,学校的校门就是现在的样子。

在校门口的东面一楼,有几间办公室,见到了学校的一位工作人员,请教后知道是学生科的黄科长。

我告诉他我的情况,收到地理系的调剂通知信,没有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黄老师带我到学校里的办公楼一楼的一个办公室,查询了当年的录取名单,说我已经被历史系录取,那封信是地理系发的,如果想转,可以转。

我说,问题是我没有录取通知书呀。

黄老师告诉我,通知书由各系自行发放,有的是邮寄,有的是寄到了各县教育局招生办。你回到县教育局查一查。

当时,我想,已经确认的被录取了,即使没有通知书,我也可以来上学。

那是第一次到教育学院,没有在意学校门口东面楼上的有一面墙的绿绿爬墙虎,也没有在意学校的办公楼只有两层。

出了教育学院,我坐车到了火车站,已是傍晚,车站没有去老家的公交车。我去对面的火车站买了一张去商丘的车票,坐着绿皮火车,深夜到了商丘。

第二天一早,赶到老家的教育局,找到了放在那里的河南教育学院历史系的录取通知书。

有了录取通知书,老家的单位领导也算开明,没有阻拦,我得以报到历史系读了两年脱产,然后又是两年中文系。

这样,我在河南教育学院,一共学习生活了4年。

毕业后,总有机会更多的了解到教育学院,多次回到到纬五路21号。专科同学毕业10年聚会,本科同学毕业10年聚会,我们相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大家一起到学校里走一走,看一看,转一转,似乎要从某个角落找出当年自己曾经遗留下的宝贵的东西。

知道教育学院要改造成一所民办学校,我专门进去用手机拍下几张照片,效果不好,写下几段不成文的感触,发表在我的小桔灯公众号上,引得校友和多位师长的关注。

人是重情的。自己曾经的经历,只有自己明白其弥足珍贵的意义。

多年前,在上海做博导的同学回到郑州,我们一起回到教育学院,他言,我是一个没有母校的学子呀。我的中小学校停办了,中师学校不在了,专科本科转制了,连研究生学校都合并了。

教育学院逝去,让多少人一下没有了大学的母校。

前几天,收到四川邻水师范88级李同学阅读《中师生》一书的读后感,他说,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小说没有怎么涉及到教育学院这一个与中师生紧密联系的神圣殿堂。我的不少同学,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专科文凭后走上了专升本进入教育学院脱产再学习的路,这一条路圆了很多中师生的大学梦。

李同学在中师毕业之后,有一段教育学院读书的经历,所以,他认为,教育学院,是中师生圆梦的地方,是一代中师生精神的延续。


文章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网址: http://www.hntsgxk.cn/zonghexinwen/2020/0910/454.html



上一篇:重磅!河南终于有了第一所独立的体育类高等专
下一篇:河南南阳卧龙区:农家院里的教育梦

河南图书馆学刊投稿 | 河南图书馆学刊编辑部| 河南图书馆学刊版面费 | 河南图书馆学刊论文发表 | 河南图书馆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河南图书馆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