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南图书馆学刊》栏目[06/29]
- · 《河南图书馆学刊》数据[06/29]
- · 《河南图书馆学刊》投稿[06/29]
- · 《河南图书馆学刊》征稿[06/29]
- · 《河南图书馆学刊》刊物[06/29]
「早晚读书河南推荐」刘称莲:怎么和孩子建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和孩子是朝夕相处的,却常常感觉没什么话可说。有的孩子在长到青春期的时候,常常一天跟父母也说不了两句话。我听有的家长会说,孩子是一天说两句,
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和孩子是朝夕相处的,却常常感觉没什么话可说。有的孩子在长到青春期的时候,常常一天跟父母也说不了两句话。我听有的家长会说,孩子是一天说两句,回家的时候说“我回来了。”离开的时候说“我走了啊!”再也没有别的沟通。很多家长就会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变成这个样子的。这就要问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和孩子建立了怎样的沟通模式。
语言是一种奇妙的东西,父母的回应反映了教育方式的选择,也反映了亲子关系的质量。李雪在书里罗列了几种沟通模式:
1、共振互动性的沟通模式。
2、以母亲为中心型的沟通模式。
3、无关反应性的沟通模式。
若是你经历过以上后两种沟通模式的折磨,那么有一个光荣的任务在等着你:和孩子建立你不曾得到过的积极回应关系。这个任务收益最大的首先是自己,因为你爱孩子的时候,就是在疗愈自己。
所以,从不评判,只接受感受开始;从不改变,只注重陪伴开始。
比如孩子一身汗地跑回家,兴奋地告诉你,我们球队今天赢得了比赛。请你不要回应,你的衣服好脏呀,赢球又不能算成绩等这样子的话语。请你看到孩子的感受,然后去确认孩子的感受,可以说,宝贝,妈妈看到你好开心啊,快跟妈妈讲讲吧。
如果孩子没有赢得比赛,很伤心,他甚至在哭泣。这时候父母要给予确认和鼓励:妈妈看到你为这场比赛做了很多努力,结果却输了,如果你现在很想哭,你就哭出来吧,妈妈在这里陪着你。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不停地挑剔、指挥。孩子玩水,嫌浪费水;孩子玩土,嫌弄脏衣服;孩子自己吃饭,嫌孩子吃得太慢;孩子想吃肉,就指挥孩子吃青菜;孩子开心地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让孩子先去洗手。这样的“陪伴”,大人小孩其实都很累,而且不开心。这样的陪伴方式,家长老想着改变孩子,看不见孩子真实的存在。那家长呢,只看见自己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正确”的对方,怎么可能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变得亲密呢。
所以,我们要通过觉知培养陪伴的质量。
第一步,就是要从头脑的冲动回到身体的感受,放下头脑中对“正确”的执着以及那些对与错的评判。放松下来,真正在当下觉知什么才是适合孩子的陪伴。
第二步,是真正的共情。试着把自己想象成对方,和对方一样的身体姿态、一样的表情,去感受对方现在的感受是什么。
第三步,可以和对方交谈。理解对方的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对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早晚读书河南”
文章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网址: http://www.hntsgxk.cn/zonghexinwen/2020/0825/399.html
上一篇:刚刚,河南省教育厅发布重要通知
下一篇:河南各高校花式录取通知书最终篇,来啦!